(网经社讯)5月22日,海南省医疗保障局与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《海南省医疗保障局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数字疗法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明确数字疗法的收费管理规则及医保支付方向。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数字疗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
政策创新:破解支付瓶颈,支持技术应用
据网经社数字健康台(HLTH.100EC.CN)了解到,《通知》明确,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,用于治疗、管理或预防疾病。其依托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能够有效降低医疗机构人力投入占比,推动医疗资源从“重人力”向“重技术”转型,提升服务效率和可及性。
针对数字疗法的收费问题,《通知》提出三大核心原则:
患者自备与使用:若患者自行购买并使用数字疗法产品,医疗机构提供咨询、指导服务时,可按门诊诊查费、一般诊疗费项目计价收费,但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
医疗机构提供服务:医疗机构通过数字疗法产品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,可在现有价格项目基础上申请制定“加收项”或“扩展项”,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自主制定并备案执行,按月收费(如X元/人/月),但同样不纳入医保。
家庭签约医生服务:鼓励将数字疗法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。已纳入服务包的数字疗法费用将通过家庭医生服务费解决,无需额外收费。
国内首个支付政策,行业迎来重大利好
作为国内首个针对数字疗法的支付政策,该文件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“商业化落地”难题。此前,数字疗法因缺乏明确的收费路径和医保支付机制,难以大规模推广。此次海南通过“兼容修订”方式,允许医疗机构将数字疗法嵌入现有收费体系,无需申请新增价格项目,大幅简化审批流程,为AI辅助诊断、慢性病管理等创新技术提供了合规变现通道。
海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这一政策创新旨在支持数字疗法在医疗成本管控、服务质量提升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。未来,我们将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,探索将临床价值高、经济性优良的数字疗法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”
政策前瞻:推动医疗数字化转型
《通知》还提出,将选取已开展数字疗法并积累数据的医疗机构,研究其与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的结合模式,推动构建“基于价值和数据”的高效支付机制。这一方向不仅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,也为全国范围内数字疗法的推广提供了海南样本。
业内专家指出,海南此举将加速数字疗法企业布局本地市场,吸引全球领先技术落地,同时为全国医疗数字化转型积累经验。随着政策红利释放,数字疗法有望在慢性病管理、精神健康、康复护理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。
政策实施时间表
《通知》自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海南省医保局与卫健委表示,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,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执行,并动态评估政策效果,为后续优化调整提供依据。